“黨史如燈,照亮初心”,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初心如磐的奮斗史。為進一步引導支部黨員深學深信,堅定政治信仰,2021年4月23日,電氣工程學院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系碩士生四支部聯合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碩士2006班黨支部開展“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主題黨日活動。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高壓碩士生四支部成員前往紅巖革命博物館重走“紅巖歷史”,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碩士2006班黨支部追溯“武漢精神”,進行武漢保衛戰主題黨史學習。兩方采用實時直播的方式,感受“紅巖歷史”里用崇高信仰鑄就的時代忠誠和英雄的武漢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艱苦卓絕的奮斗。

追溯“武漢精神”
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地,推翻兩千年封建帝制;是二七工人運動的發祥地,留下了向警予等革命壯士的足跡;是北伐時期國民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的烽火燃起之時,周恩來領導中共中央長江局在武漢開展統戰工作,葉挺項英在漢口組建了新四軍第一個軍部,開辟華中抗日根據地,武漢被譽為“戰時首都”。
兩個支部黨員同志通過在線直播方式共同觀看了武漢會戰史實影片,大小戰斗數百次,以傷亡40余萬的代價,逼迫日軍對華戰略進入相持階段。當觀看到侵華日軍占領漢口岱家山,武漢淪陷時,現場氣氛變得凝重。
自武漢淪陷直至抗戰勝利,武漢三鎮人民在日軍鐵蹄下,歷經了7年的艱苦卓絕的抗爭。黨員同志們切身體會到了革命年代的艱苦,感激我們國家來之不易的安定團結,重慶大學一方李澤浩同志發表感言:“從前,白色恐怖到血雨腥風,武漢共產黨人為了理想信念和革命事業,將滿腔熱血灑在了江城大地上。如今,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的眾志成城依然是這種精神的延續,令人動容。”

重走“紅巖歷史”
武漢淪陷后,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作為中共代表的周恩來,以及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葉劍英、王若飛、鄧穎超等同志也相繼抵達,組成了以周恩來同志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歲月飄逝,蕩滌這無數革命前輩可歌可泣的故事。
電氣工程學院高壓碩士生四支部的黨員和發展對象集體參觀了重慶市紅巖革命紀念館。陳列館中大量的照片和文物,真實地重現了共產黨人在國統區險惡的政治環境和艱苦的工作環境狀況,時刻經受著信念、意志與生死的考驗。在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領導下,堅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投降、倒退、分裂,與國民黨頑固派展開了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他們在極其險惡的斗爭環境中,在特殊的戰場上,深懷民族大義,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不顧個人安危,不怕流血犧牲、出生入死,以實際行動捍衛業已形成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參觀結束后,在紅巖革命紀念館黨旗前,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右手握拳,在鮮紅的黨旗下莊嚴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錚錚誓言表達了對黨的忠誠、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決心。

通過此次聯合主題黨日活動,重慶-武漢兩地青年黨員們共同重溫黨史,加深了對革命先烈的感恩緬懷之情,華中科技大學方陳俊杰同志發表感言:“‘懷憂黨之心才能有強黨之志’,追溯紅巖歷史的曲折,我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在亂世中的一股英雄之氣。作為新時代黨員,我們需要傳承先輩們堅如磐石的信仰,在學習黨史中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大家紛紛表示,將會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詞,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為黨旗增光添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