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往昔歲月,感悟紅色精神
2020年7月16日上午,為追尋紅色精神,了解“英雄城市”過往,重慶大學電氣團委志愿社會實踐團先后前往重慶大禮堂和重慶三峽博物館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佇立于重慶大禮堂之前,這座擁有中國民族與地域特色的建筑讓實踐團的成員不禁感嘆它的雄偉壯麗與精妙絕倫。漫步于重慶大禮堂,通過瀏覽大禮堂中的相關信息,實踐團成員了解到:重慶人民大禮堂修建于解放初期,由劉伯承、鄧小平、賀龍等西南軍政委員會主要領導人率領當時西南人民,歷時三年才完成的一大歷史巨作,是他們為重慶人民留下的寶貴財富。它見證了半個多世紀以來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臨視察;見證了歷屆重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光輝歷程。60多年的風雨,重慶人民大禮堂見證并述說著新重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一步一步走向繁榮的歷史變遷。

重慶大禮堂外景

重慶大禮堂內景

重慶大禮堂外實踐團成員合影
參觀完重慶大禮堂之后,實踐團成員前往三峽博物館。博物館里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藏著一段歷史,記錄著重慶的往昔歲月。實踐團的成員一次游覽了“遠古巴渝”、“城市之路”、“抗戰歲月”三個主題展館。期間,實踐團的成員了解到了巴渝文化的起源;重慶從抗戰時期以來的在城市化、工業化、政治近代化等方面的發展歷程;抗戰時期里那些人物的偉大故事和紅色精神。重慶是一座“英雄城市”,她與她的人民在抗戰和解放時期承受了太多的磨難,也正是這些磨難,淬煉成了重慶人世代相傳的抗爭與奮斗精神。走出陳列館,實踐團成員李文睿有感而發:“重慶從輕工業為主的城市一躍成為了大后方最大的重工業城市,重慶的成功發展或許正是因為這座‘英雄城市’獨有的‘紅色精神’!”

三峽博物館內景
三峽博物館外實踐團成員合影
此次“傳承紅色基因”社會實踐活動,旨在帶領同學們探索紅色文化以助于對其更深入地理解和傳承。同學們不僅在參觀中了解到重慶的往昔歲月,更重要的是在探尋中感悟到了紅色精神的可貴,這份感悟將常常伴隨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化為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