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因疫情歸鄉未返的電氣學子們懷揣著青年人的理想與使命,肩負著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積極投身到這場全國上下齊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有二十余人參加社區/鄉鎮村志愿服務工作,有三百余名學生黨員志愿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
“放下傷痛,投身服務”
本科生二支部入黨積極分子朱照政,1月27日剛送走了因急性白血病逝世的奶奶,面對著迅速爆發的疫情,他迅速收拾心情從2月1日開始投身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綠地東山社區抗疫志愿服務工作,在疫情形勢最為嚴峻的階段,協助社區居委會進行逐戶進行上門排查、開展社區衛生消毒、傳達市政府的會議精神、督促居民自覺居家。
連續10日的高強度工作后,朱同學出現了感冒低燒癥狀,被迫結束了志愿服務工作。臨走前,看著基層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一張張疲憊不堪的臉,朱同學說,我時常會想起奶奶離世時的痛苦,我不愿看到任何一個人因為疫情離開人世。不獲全勝我們就不能輕言成功,還沒有清零,我們就不能松懈腳步。

“人間自有真情在”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碩士支部黨員黃棋偉,在老家河北石家莊挨家挨戶發疫情防控的宣傳單、消毒藥片,為村民普及防控知識,驅散聚眾人員;在村口疫情防控關卡值守,對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登記,對車輛進行消毒登記。
黃同學說,疫情服務工作中最大的收獲是那份真切的相互關愛。當看到村中黨員帶頭為疫情捐款時,看到遠在他鄉的村民也不忘家鄉慷慨解囊時,看到村民拎著暖壺到處為志愿者倒熱水時,看到志愿者隊伍在不斷壯大的時,自己能深切的感受到中華民族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力量。

“老黨員們帶頭上”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三支部入黨積極分子沈晨,她回憶起自己參加志愿服務的初衷,是因為自己的爺爺和村里老黨員們在村支部的號召下參加了全部都義務反顧地加入了守衛村口的工作。村口的執勤點是只有一個簡陋的帳篷,因為離住戶較遠,帳篷內并沒有電源,連簡單的取暖設備都沒有。浙江的冬天寒風刺骨,所有的值班人員只能裹緊衣物御寒卻毫無怨言。
沈同學說,在這些他們身上,感受了老黨員們的勇毅與擔當,感受到黨員同志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以身示范地帶領著我、帶領著其他村民,參加到全民防“疫”的戰斗中,也將會繼續指引著我以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早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全家齊上陣”
高壓碩士生一支部入黨積極分子尹晶,她七十多歲外公在村里的卡點防疫志愿服務,她父母主動給卡點志愿者送去面包等食物助力,而她每天八點準時開始一天的值守,做好進出人員登記、教育,在社區微信群里宣傳科學防疫的小知識,勸誡大家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從最初居民怨聲載道、不理解不配合,到后來大家主動防范,對他們志愿者噓寒問暖的轉變中,尹同學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她說,自己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大家能自覺地登記出入情況,眉頭不再緊縮。

還有吳誠威、趙瑜湉、吳雯麗、賴逸君、馮宇昂、崔金旭、趙浩南、劉洪呈、李宇鵬、高晨璐、夏圣垣、段瑜、邢來、張束樺、吳雪翚、梁清泉、董治平、吳優、何立婧,這些青年黨員或正在發展成為黨員的青年們,都曾站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為了疫情防控工作揮灑著汗水、淬煉黨性。
當疫情逐漸平穩,我們一起回望部分參與志愿服務的同學們的故事,一方面是想展示電氣青年的力量與風采;另一方面,也想透過這些故事傳遞一個他們共同學習到的理念:疫情雖是天災,但是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執政為民的理念、心系人民的情懷和胸懷,讓這些青年人接受了一次最好的黨性教育,切身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經過防控疫情一役的青年人們,也必將承載著時代使命,在勇挑重擔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