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專業委員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重慶市電機工程學會承辦的2019年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科發展研討會,于2019年12月27-29日在重慶市科苑戴斯酒店順利召開。
重慶市電機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劉孝先、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生物電工專委會主任委員徐桂芝教授、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李劍院長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全國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1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本次研討會圍繞“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科發展”主題,就“電磁計算在新工業時期的新需求與科學問題”、“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前沿問題與重點發展方向”、“電磁新材料與電磁量測前沿技術與發展需求”、“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科發展的協同創新機遇”4個方向以及電工學科“十四五”發展規劃展開了深入研討。


論壇現場



嘉賓致詞
法國索邦大學、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任卓翔教授就“Multiphysics: from material modeling to system co-simulation”、清華大學袁建生教授就“磁性材料模型及其在電磁場仿真中的應用”、西安交通大學馬西奎教授就“中國應該再豎起計算電磁學里程碑”、河北工業大學徐桂芝教授就“生物電工與智能健康”、浙江大學楊仕友教授就“電磁場逆問題(優化設計)數值計算理論與方法的機遇與挑戰”、華中科技大學葉齊政教授就“基于可見光圖像色度信息和機器學習的絕緣故障檢測技術”、西南交通大學馬光同研究員就“下一代超導電動磁懸浮列車關鍵技術研究”、浙江大學系統神經與認知科學研究所張孝通研究員就“磁共振射頻技術及其在腦成像方面的應用”、華北電力大學李學寶副教授就“壓接型IGBT器件高溫封裝絕緣特性分析及調控方法”、重慶大學徐征教授就“超低場磁共振腦卒中圖像監護關鍵技術研究”、武漢大學趙彥普教授就“中低頻電磁場有限元方法”做了主題報告和發言。中科院電工所劉國強研究員、重慶大學張淮清教授和華北電力大學齊磊教授先后主持大會報告。




部分大會報告
會議特設兩個分會場分別就“電磁計算在新工業時期的新需求與科學問題”、“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前沿問題與重點發展方向”、“電磁新材料與電磁量測前沿技術與發展需求”、“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科發展的協同創新機遇”幾個主題展開討論,分組討論中,參會代表各抒己見,踴躍發言,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與討論,凝煉了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科的科學問題和重點發展方向,促進了本學科領域的快速發展。
12月29日,與會專家參觀了重慶大學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并與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科發展研討會從理論上討論了學科的發展變化及研究趨勢,促進了與會專家、學者之間的相互了解以及科研方法的相互借鑒與學習。


討論會場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觀

全體合影